吴江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我今年又有机会回访故乡江苏省吴江县。屈指算来,离我1981年三访江村正好十年。这十年故乡的变化真大。十年前吴江有名的七大镇正从冷冷清清的衰落景象里抬起头来,一股生气引起了我的注意,启发我作出调查研究小城镇的倡议。

  从那年起,我每年都回乡考察,江村的老乡提醒我今年是第15次访问了。这十年里我看着这一带农村的房屋从草房变瓦房,一层变多层,联门接户变成了别墅式的小楼房;我看着农村里兴办起了一个个作坊式的小工厂,又看着它们逐步长成为厂房宽敞、设备先进的现代企业;我看着农村的青少年里冒出了一批批头脑敏捷、眼光宽阔的农民企业家。这一切正是我早年梦寐以求的变化,真没有预料到今生今世能亲眼看到我的家乡竟在这短短十年里发生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变。所以每次回乡总是不能不有些激动。

  这次回乡访问时间虽短,还是匆匆忙忙地跑了几个突出的乡镇,又得到了许多启发。回来坐定,整理一下思绪,写了这篇给《暸望》读者的汇报。

从温饱到小康

  总的说来,吴江这十年正是从温饱型经济进入小康型经济。我三访江村时,该村的人均收入还刚接近300元,这次一问已达到1300元,增加1000元。从吴江全县平均数来看,1980年的人均收入是230元,1990年是1178元。全县的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是9亿元,1990年是59.2亿元,10年增加了五倍多。

  江村的农民进入80年代就已经越过了人均收入200元的贫困线。我在《三访江村》里对当时农民的生活曾有所描述。当时老百姓说:“一天三顿干饭,冬天人人有棉衣棉被,吃穿不用愁。”这是民间的温饱标准。从吴江全县来看,大体和江村相仿,也可以说是在80年代开始越过贫困线进入温饱型经济的。

  进入温饱线之后,农民生活上感到紧张的是住的问题。孩子长大了要结婚,但没有房子,做父母的干着急。我在三访江村时见到有些较富裕的人家开始在原有的旧屋前后左右设法添造新房,像是老房子长出了一个个瘤子,把原来已经很狭窄的弄巷搞得更曲折难行。一般说来拆掉旧房翻造新屋,大体上人均收入要超过500元时才会开始。果然,吴江县在1985年前后农村里掀起了建筑热,那时人均收入是664元,到80年代后期,一丛丛白墙黑瓦的楼房出现在公路两旁,江南确实给人以富饶的印象。

  1988年吴江人均收入越过千元大关,接近小康边缘。这时农村出现了争购家用电器的高潮。一座座小楼房屋顶上竖起了密密麻麻的电视天线,使人触目。拿江村来说,目前已有80%的人家拥有电视,30%拥有冰箱。自行车已成了家常的交通工具,平均每户1.9辆。

  吴江县算不算已经进入小康型经济,江村农民的生活能不能说已经走出了温饱型的界线?我还不敢作出肯定的答案。如果说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作为温饱和小康的一条分界线,那么吴江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114元人民币,按1981年汇率计算,已超过800美元了。但是考虑到统计数字中有没有水分,汇率又应当怎样计算等问题,不如将其说得保守一些,吴江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接近小康水平了。

小康水平是怎样得来的

  吴江在苏南各县中经济上处于中等偏上的地位。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与超过了100亿的无锡县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它有它的特点:农业稳定,副业兴旺,工业发达,创汇力强。以外贸收购额论,它在江苏各县中名列第一已连续九年,堪称“九连冠”。吴江经济的特点和它所处的地理条件有关。它的西境靠太湖。太湖水东流人海,在吴江境内留下了一片片大大小小的湖荡,形成纵横交错的水乡。水乡的交通既便又不便。在人际往来、货物运输依靠舟楫的时代,应该说交通是方便的。但是水乡的陆上交通却十分不便。吴江的23个乡镇直到前几年才全部通公路。这种地形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是有优势的,而要发展现代工业就很受限制了。吴江离上海较无锡和吴县都近,却不在沪宁铁路沿线,工业发展因此慢了一步。我们这些吴江人过去在苏州人和无锡人眼中是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土气重一些,对农业就亲一些,联系也就紧一些。农业是经济基础这一事实在吴江体现比较清楚。这次回乡,吴江县的负责同志向我介绍情况时首先强调说:农村是吴江经济的主体。全县76万人中65万住在农村。1990年59.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中44.7亿元来自农村。吴江的工业和贸易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并在农村中发展起来的。这番话,我是能领会的,而且认为他们说出了这一地区这十年来经济发展的本质。

  我曾说过,要理解苏南的乡镇企业必须懂得这个地方的农民是把这些企业作为农村的集体副业来看的。在农民的意识里农业还是农村的主体,尽管副业收入超过农业。主副之别还是不变的。苏南的乡镇企业当其初生时确实是为了吸引农村里多余的劳力和补充农家的收入,和其他“副业”并无不同。后来乡镇企业发展得快,经济收益远远超过了农业,这时农民毫不犹豫地“以工补农”,一直发展到“以工建农”。可见在农民的意识里乡镇工业是农业的延伸,有点像亲子关系,工业有反哺的义务。乡镇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工农关系不能不说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促进苏南农村这十年里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反映在苏南农村里农副工三业的协调发展,它们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了农业稳定、副业兴旺和工业发展。这个循环在吴江比较容易看清楚。

  吴江这十年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引起农业的萎缩。他们的农业在实际耕种面积略有减少的情形下,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全县80万亩耕地,连续5年粮食总产超过5亿公斤,亩产超过625公斤。全县城乡76万人,连续九年人均占有粮食超过650公斤。可见吴江的农业是稳定的。

  多种经营是吴江的传统优势。这里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水产历来是农村的大头产品,不仅家家户户几乎每餐都用鱼虾下饭,上市的商品1990年已超过4万吨。而栽桑育蚕又是吴江农村特别重要的副业。1990年桑园近9万亩。蚕茧产量达8000吨,在苏南首屈一指。但是苏南像无锡那些原来也是产蚕桑的地方,这十年却走了下坡路。吴江之所以能保住这项副业是由于它和丝绸工业密切结合。以江村来说,由于扩建丝厂,相应地也扩大了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使副业的产值在三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80年的13%增长到24%。吴江自从引进了兔毛纺织厂后,作为农村副业的兔毛产量也得到稳定,在全省保持前列的地位。吴江的其他的农村副业也同样有所增产,可谓副业兴旺。

  吴江这十年经济腾飞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工业的发展。全县工业企业1970年有189个,产值1.44乙元;1980年有1863个,产值5.6亿元;1990年有2493个,产值54亿元。而其中乡镇村办的企业有2284个,产值40亿元。吴江的工农比例在这十年里已从7:3提高到9:1。从产值上看工业远远超过了农副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吴江从温饱型经济上升到小康型经济主要是工业化的结果。

  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观察还可以见到,吴江工业化的特点:一是主要以乡村为基地发展起来的,直到目前乡和村两级所办的工业产值还占工业总产值的74%;二是主要以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以丝绸为主的纺织品产值目前已接近工业总产值的一半。

  这次访问中,我发觉我一直把它们包括在“苏南模式”中的苏南各县,如果迫近了观察,还是各有各的特色,在统一性中各有各的个性的。吴江就走出了一条由它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所形成的发展道路。这条路子从总的方面是和苏南各县一致的,但具体的细节却不一样。例如“无工不富”的一点上是一致的,它们走的都是发展乡镇企业的致富之道。但是在发展什么工业、怎样发展等问题上,却都能各自按其具体条件各显神通。我认为这点认识对今后开展小城镇和城乡发展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只是深入了解各个地区发展过程的个性,才能看清楚各地区今后继续前进的具体方向。这也是我在这篇汇报中强调吴江在苏南模式中所具特色的原因。

不愧是丝绸之府

  谈到吴江这十年工业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各乡镇上丝绸业的兴旺。丝绸业本来是吴江的传统优势。我在30年代所写的《江村经济》里就把当时农村凋敝的直接原因归之于丝绸业的衰落,因而引起农村里蚕丝副业的危机。80年代我国丝绸业复兴了,历来以“丝绸之府”闻名的吴江,随之繁荣起来。1980年桑田面积5.7万亩,蚕茧产量3300吨,白厂丝(用机械缫出的生丝)265吨,丝织品3400万米。1990年桑田面积接近9万亩,蚕茧产量接近8000吨,白厂丝650吨,丝织品1.3亿米,全县丝织企业300多家,产值超过2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5%。真丝绸出口收购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6,不愧是中国的丝绸之府。

  我这次访问的重点是吴江丝绸业中心的盛泽镇。这个镇解放初期有2.2万人,到1983年我去访问时,也还只有2.6万人,经济停滞了30多年。现在全镇人口已达10万人,其中8万人有本镇户口,已恢复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历史盛观。现有丝织、印染、服装等可以列人丝绸类的企业130多家,其中几千人以上的大厂就有十多家,拥有各种丝织机1万多台,职工总数近4万人。包括该镇农业和其他各种企业在内,总产值18亿元,占吴江工农业总产值的1/3。

  这个镇生产的迅速发展也使镇容大为改观。它原是个古老的手工业作坊的集中点。解放初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起四个丝织厂,当年我参观过其中最大的新生厂,也不过有100多台铁木织机,工人坐在织机上层的旧式提花设备曾给我很深的印象。现在这类织机只能在丝绸博物院里看到了。新生厂的面貌完全变了。我们这次寄宿的醒狮酒家,就是这个厂的招待所。它的建筑和设备都不下于大城市里新建的旅馆,每天要接待许多来厂洽谈的客商,常常应接不暇。

  我这次还特地去拜望另一家丝绸厂即新民厂的毕玉明经理。他是我1957年重访江村时结识的老朋友,现在已是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全国纺织系统的优秀企业家。新民丝织厂是从1958年起由若干个体作坊合并起来的集体工厂。毕玉明同志把它办成了一个技术上全国领先,产值连续两年突破亿元大关,创汇2000万美元的现代丝织厂。我记得前几年去该厂参观时,平生第一次看到“无梭织机”,感受到现代技术的威力。这次去看时这种喷水织机已经不算先进了,又新装备了近50台称作“绕性剑杆”的织机。这位朋友在旁说:“我们不从技术上改进,怎能在国际市场上站得住呢?我就是用新技术创汇,用创汇来引进新技术,搞个良性循环。”我高度赞赏他的经营之道,说:“你们在实践中走出了这条技术兴工之路了。”

  从整个盛泽来说,这十年来丝绸工业的发展,除了对当地称大集体的县办工厂大力进行改造外,还积极创办了15家镇办和103家村办的中小型丝厂。这些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已达10亿元,超过了大集体的产值。

  在盛泽的乡镇企业中最突出的典型是现在已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的盛泽镇印染总厂。它创办于1984年,以55万元的贷款、74名职工、6只染缸、11间简易棚起家,从印染扩大到生产真丝绸及各种化纤合成产品,形成了纺织印染一条龙的企业集团。1987年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90年生产量达1.4亿米,产值超过4亿元,纯收入2000万元。目前已有职工1195人,日生产能力达60万米,是全国乡镇企业中最大的丝绸化纤印染专业厂,1990年在全国乡镇企业“十大百强”评比中获得第二名。我请教该厂的经理取得这些成绩的经验。他强调的是强化管理,深挖潜力。他最得意的是连续五年保持“三无水平”,即无贷款、无外债、无应收款。他说:“我们这个厂真正大发展是在国家宏观控制最严的1989年,国家银根抽得越紧,我们厂的优势越能发挥。”这里所说的优势就是“三无”。

  这个厂之所以能做到“三无”,与盛泽镇对乡镇企业的培育政策大有关系。政策规定企业税后利润的70%给企业,充实流动资金,并规定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税收100%留给企业,用以扩大再生产,而且坚持做到职工分配低于效益增长,厂长报酬一般不超过职工的2—3倍。这样一来,乡镇企业就有可能依靠自身的效益不断扩大生产,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盛泽镇不仅对镇办的企业给予充分的营养,而且腾出力量采取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促进村办企业,使丝绸工业全面开花。去年全镇共向村办企业投入近千万元,使七个村形成拥有百台织机以上的规模。与此同时,他们引导各村向外地搞联营和外发加工。现在盛泽周围农村里已有2000多台个体织机接受盛泽各村的外发原料,加工生产,全镇村办企业销售额已超过1亿元。

贸工农一条龙

  丝绸产量大增固然表明了盛泽的兴旺繁荣,但是出产的商品必须有畅销的市场,否则,生产也难以继续。企业依托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几年盛泽的丝绸业的发展不能不归功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的建立。

  我记得1985年春从温州考察回来就注意到乡镇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狠抓流通,建立小商品、大市场。下一年我很高兴地看到盛泽办起了东方丝绸市场,我还替它题了字。经过了五年我再去访问时,这个市场已经扩大了好几倍,真是万商云集,店面栉比。1990年在国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这里的销售额仍持续上升,达到6.1亿元。

  吴江的丝绸生产以市场经济为主,列入计划的比重很小,除了真丝产品纳入国家计划外,70%以上的产品由市场调节,而且产品销售主要靠企业自寻销路来解决。所以过去每年都有大批销售人员在全国“满天飞”,不仅花费大,而且效益差。我曾把这种流通方式称之为“肩挑式”。东方市场的建立就是让卖方在场内开店设柜,等待买客上门,由“肩挑式”变成“坐庄式”,在流通方式上提高了一个档次,促进了贸易,提高了生产。例如盛泽第二丝织厂原来靠外勤“周游列国”推销产品,产品还是有积压,自他们进场设点经销后,不但积压的70万米织物很快找到了用户,而且依靠市场信息,12种畅销品种都通过市场定产,全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织机由115台增加到300多台。

  市场建成启用后很快就拥有500多家门市部和摊位,日人均流量达3000多,现在每天销售20多万米丝织品,日平均销售额可达200万元。1990年这个市场为各企业销售各种丝织品8000万平方米,占全县丝绸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市场还和化纤厂联营代销,为当地丝织厂供应原料,并且为乡村企业小批量、多规格的需求提供方便。一年内销售化纤丝、人造丝1.5万多吨。市场还协助丝织厂进行技术改造,每年有10多个项目。现在盛泽的丝绸企业和东方市场已经发展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了。

  盛泽的东方市场是当地农民企业家自己摸索出来推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也可以认为乡镇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在商品经济规律的诱导下,人们必然会认识到生产和流通的相互依存性,从而促进了贸工农的结合。事实上这就是1988年前后,吴江提出“五龙夺珠”的原因。他们通过丝绸业发展的实践,明白了栽桑、育蚕、烘茧、缫丝、织绸、印染、服装之间的衔接关系。早在80年代初期,蚕丝专家费达生已在《经济日报》上提出过蚕丝业的复兴必须把从栽桑到服装之间的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改革的建议。这种综合依存的观点,用民间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一条龙”。丝绸一条龙提供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模式,吴江称它为“老龙”。跟着这条老龙之后,吴江又形成了四条小龙。

  第一条小龙是从养兔起到织成兔毛衫上市。吴江原是江苏全省养兔最多的一个县。我在1983年三访江村时曾鼓励农民养兔,因为当时兔毛价高,农村里一个老婆婆在家里养10只兔子,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就不愁了。但不幸的是在80年代中叶兔毛价大跌,许多农民气得把兔子杀来吃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吴江县以补偿贸易的方式从日本引进了一个毛纺织厂,把兔毛纺织成兔毛衫,挽救了养兔业。今年他们又从德国引进了一个高级的精毛纺织厂,投产后,养兔业更有了发展的希望。现在全县饲养毛兔30多万只,出口兔毛纱600多吨。

  第二条小龙是蔺草织成榻榻米出口。吴江北部和苏州南部的沼泽地区都适宜种植席草。这里历来就用席草织成草席供苏南一带夏天铺床之用。近年来又从日本引进新品种,当地人称作蔺草,是日本家家户户用来铺地的榻榻米的原料。最近他们已和日本联营用机器生产榻榻米。1990年在吴江境内蔺草种植面积已有4500亩,经过编织创汇350万美元。

  第三条小龙是用家畜的皮革制成各种用品。1990年制成猪羊皮革40多万件,制成出口服装15万件。

  第四条小龙是瓜菜加工。各种传统酱菜是吴江的特产,在国内相当有名,而且可以出口,1990年达1400吨。

  吴江提出的“五龙夺珠”主要的意义是在把农村的农副业和工业同贸易挂上钩以稳定农业,促进工业。转过身来不难看出吴江的工业主要是从农副产品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固然是苏南乡镇企业共同的特点,但是与沿沪宁路各县相比较,这个特点在吴江似乎更为突出。吴江工业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占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而仅次于纺织业的机械工业,只占工业总产值的1/6。吴江之所以能维持这个特点,而且发挥了这个特点,我认为这是与他们把农副工贸密切结成一条龙分不开的。

左右开弓  两个市场

  在这十年里,吴江抓流通以促生产,成效显著。他们是怎样抓流通的呢?几年来,他们坚持“左右开弓,两个市场”的方针,同时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发展外向型企业,生产出口商品,在吴江是有传统基础的。早年海关输出记录里曾有“辑里丝”这个专项,“辑里”据说是当时外商用来称吴江这一带的地名。本世纪初丝绸出口衰落直接影响了吴江农村的经济基础。解放后,即使在“文革”期间,由于创汇的需要,盛泽的几个丝织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维持生产的。到了80年代,丝绸之府才得到复兴,这也表现在吴江外贸的迅速发展。上面已提到,从1982年算起,吴江在江苏省各县中保持了九年创汇冠军的荣誉。看来,这荣誉还能保持下去。

  1982年是吴江外贸收购额突破1亿元大关的年头。1990年竟达到10亿元,不到十年增加了九倍。这是值得称道的。上面提到的“五条龙”,其实都是面向国外市场的,所谓“五龙夺珠”,这颗“珠”指的就是外汇。丝绸这条是老龙,底子厚,不仅带了头,而且是创汇主力。早期吴江出口产品中主要也是丝绸,到1990年外贸收购额中丝绸还是占一半。在全国真丝丝绸出口总额中吴江一直保持占有1/6上下的地位。

  吴江这几年开拓外向型企业是十分积极的。1990年出口创汇的企业已超过200家,包括服装、针织、轻工、工艺、食品、土产等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江发展了一批出口创汇的乡镇企业,他们的外贸收购额已达6.13亿元,超过全县总额的一半。23个乡镇都有出口产品,有六个镇外贸收购额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有三个镇超过5000万元,其中北厍镇收购额达到1.3亿元。

  北厍原是吴江的一个偏僻小镇,由于这一带湖泊纵横,交通不便,直到1985年我才初次访问了它。(这个镇的名称里这个“厍”字是个僻字,一般人不易认识。我过去发表的文章中常被误刊成“库”字。)那时北厍的乡镇企业已开始引人注意了。我在《九访江村》里曾提到这个镇上的达胜皮鞋厂和吴江绣服厂,并把它们当作乡镇企业从初级作坊型上升为初具现代经营工厂型的例子来看的。当时的绣服厂已经左右开弓,开拓了两个市场,外销产品已占总产的70%。这次我为了参加达胜皮鞋厂的十周年纪念会再去北厍,才知道这个镇已创造了全县创汇冠军的纪录。

  达胜皮鞋厂的经理肖水根给我介绍了这个厂的十年历程和他个人的经历。我听来觉得很能说明吴江甚至苏南乡镇企业向外向型发展的道路,不妨在这里多说几句。

  现在已被选入全国最佳农民企业家前10名的肖水根,今年只有44岁。16年(1975年)前还是农村里的一个小木匠,替人家打家具、造船、盖房子。有一段时间因为带了七个学徒承包工程,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处罚,只能回到生产队务农。在生产队里他发现单纯务农,农民的收入总是上不去。于是他牵头办了个布伞厂。因制伞利润不大,他又办了个皮件加工厂,并从上海请来了一位老师傅,开始生产女用高跟鞋。在农村里办企业,向上海引进技术,这两手使他开了窍,终于走上了农民企业家的道路。但是70年代在农村里办企业阻力是很大的。他几次受打击,被撤职,直到1981年才在公社里重新办起了皮鞋厂。那时只有18个工人,向北厍中学借用了几间宿舍,赊欠了一些合成革作原料。公社给他拨了3000块钱,银行给他贷款3万块钱,就在那位上海老师傅的指导下,由职工自带脚踏缝纫机开始生产,到1987年才立定脚跟。那年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从此企业就一天天兴旺起来了,1990年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四年翻了一番多,40%的产品销往国外,创汇1000万美元。

  这个厂主要是靠狠抓管理、引进技术和开拓市场兴旺起来的。管理上经过多次改革,现在已经全部实行计件制,最终产品正品率达到99.3%。当然,在开辟市场上他们也是经过一番周折的。女用高跟鞋必须在城市里找顾客。这些乡下人只得硬着头皮到上海皮鞋店门前摆地摊。开始他们到处遭到阻拦驱逐。总算有一家商店看中了他们的货色质量不差,就让他们进店销售,抽头分利,从此打开了销货窗口。近几年他们在北京、上海、哈尔滨和苏州建立了四家工商联营企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35处销售专柜,并同58家客户建立了比较固定的关系。这个销售网络消化了总产量的80%以上。他们从来没有积压产品,被称为“没有成品仓库的工厂”。

  他们的国外市场,也是靠硬工夫开拓出来的。1987年有个外商急需订货,期短量大,其他皮鞋厂承包不下来。肖水根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他发动工人加班加点,在两个星期里赶制出了万双皮鞋,保质保量,到期交货,赢得了信誉。从此定单源源而来。出口产品挣得外汇后,厂里就有力量引进先进的生产线,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扩大生产。1985年我访问这个厂时见到的全是手工作业,用木楦敲钉制鞋,这次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了。全厂用的是引进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他们计划从今年起将引进7条生产线;到后年原有老设备全部都改造完,年产皮鞋可达到240万双。

  为了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他们1988年和港商合资成立了维克特有限公司。最近又同美商商定,在墨西哥设立皮鞋组装厂,在南美加工直接进入欧美市场。不难看出,达胜皮鞋厂已闯出了吴江乡镇企业的一条新路子,那就是用外地原料加工成商品投入外地市场。我说这是条新路子,主要是指吴江的乡镇工业原是从本地农副业基础上发展的,最初的阶段是“三就地”,即原材料、加工、市场都以本地为主。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市场就不再限于本地了。生产发展后,本地的原材料供不应求,原材料也得向外地引进。吴江的丝绸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现在正处在引进原料的阶段。达胜皮鞋厂的原料一上来就是靠外地供应的,是个两头在外的企业。这条新路子使吴江产业结构的空间得以扩大,不再受制于传统企业的那些老框框了。达胜皮鞋厂的事例还表明,加工这个环节也将延伸出去,突破了“就地”的限制,直接到国外去建立组装分厂。这条乡镇企业的新路子,把“三就地”改变成“三跨区”,从而扩展了横向联系的范围,预示着乡镇企业发展有着更为宽阔的前途。

横向联系的经济网络

  达胜皮鞋厂的经历还表明了像吴江这样的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除了内发的因素外,外联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加工工业不能离开工艺技术,皮鞋厂要有人会制鞋。可是农民原本是不会做皮鞋的,所以把技术送下乡的上海师傅是使农村能开办皮鞋厂的契机。从这方面来看,乡镇企业可说是城市工业向农村的扩散。而从乡镇立场来看,要发展工业必须有城市作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城乡联系的事实大多是偶然的结合,后来才逐步有意识和有组织地予以加强,从技术、管理、融资、市场多方面把城乡企业结成相互不能分离的关系,出现日趋壮大的横向联营和城乡一体化。

  我在以前写的有关吴江乡镇企业的文章里曾提到过平望的缝纫机制造厂。在80年代初期,平望镇由于有公路通上海,承包了上海缝纫机厂部分翻砂铸件的业务,逐步发展成为上海厂制造零件,随后联营成了上海厂的分y-,在平望生产缝纫机用上海厂的老牌子销售全国。这个事例清楚地说明上海工业扩散的过程。上海的工厂之所以在平望制造零件,是因为平望的土地和劳力都较上海便宜,可以降低成本,何乐不为。这种由大城市提供原材料、技术、销售并协助经营的联营方式在吴江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相当大的作用。

  1984年以来,吴江就鼓励和支持这种联营方式,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目前全县与大中城市的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实行联营的企业,列入正式统计表上的有260多个,联营项目有330多个,工业产值估计达7亿元,占全县乡镇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其中与上海联营的占54%。实践证明,横向联营这种形式宛如给乡镇企业安上一根发条,上速度、上规模、上水平,得益匪浅。

  吴江这几年依靠横向联营,使许多过去比较落后的镇蓬勃发展起来。我这次去访问的芦墟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芦墟过去比北厍更偏僻,在我幼年时还被视为“化外之区”。它虽东靠上海,距离很近,只是被湖荡阻隔,交通不便,经济往来很少。1981年农副工总产值只有2800万元。近年来公路开通了,一变而为上海的近水楼台。1990年总产值达到2.8亿,九年里增加10倍。乡镇办的企业总数有25家,其中有9家较大的企业都是和上海工厂联营的,有4家是合资企业。1988年开始生产出口产品,1990年外贸收购额达3400万元,在吴江仅次于北厍、盛泽和震泽。

  我在芦墟参观了一个电缆厂,这是个依靠和上海横向联营发展起来的例子。1977年创办时只有平房三间,借贷了1万元作资本,生产眼药水瓶、蓄电池夹板和民用护套电线,是个简易的小作坊。1985年与上海电缆厂接上了关系,由上海厂投资2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可供800门电话通讯设备用的高功能电缆。其后几年正值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大搞基础设施,改进通信设备,这项产品成了热门货。现在这个厂已经发展到年产值达3000万元的规模了。他们说这是“小船靠大船”的好办法。

  企业间密切的横向联系在长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一个经济网络。也就是说长江三角洲事实上业已形成了一个关系密切的经济开发区,如果得到国家承认,给予相应的发展政策,这个经济开发区就可以发展得更顺利,更迅速。这样,三角洲地区在今后十年里,生产力再翻一番,带动全国实现小康经济就有了保证。这次吴江之行更加强了我这种看法。

  我在写这篇《吴江行》时,回溯了故乡十年的变化。这是我们祖国在这不平常的十年中的一个镜头。它给了我安慰,也给了我勇气。我的故乡父老乡亲没有辜负这大好年头,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了基础。这个基础我相信是坚实的,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入了千家万户,它会生长,它会结果。再有十年,就进入21世纪了。尽管我不一定能再写《吴江行》,我的故乡一定会更美好,更可爱。这不是梦想,应当是故乡人的共同信念。信念会带来力量——创造的力量,前进的力量。

1991年

载《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