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承载怀旧情:“剃头挑子一头热”是咋回事

  有句俗语叫“剃头挑子一头热”,剃头挑子是过去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用的工具,现在很多人都没见过,不过没关系,在朝阳区文化馆就展出了一套解放前后使用过的剃头挑子。

  ■主题:以老物件的变迁,展示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地址:朝阳区文化馆

  ■特点:居民捐赠的老物件

  朝阳区文化馆有一个老物件展览,展览选取文化馆收藏多年,周围居民捐赠的精品老物件共500余件,向公众展出。虽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老物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它们曾经伴随着百姓的生活,承载着普通人家的温暖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朝阳区文化馆将居民捐赠的老物件拿出来举办展览,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老物件背后的生活故事,使人们更多地从中体味我们今天生活的幸福,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特别提示

  正在展出的朝阳区文化馆老物件展深受各界观众喜爱,不少老北京纷纷慕名前往观看。受香港历史博物馆邀请,这些老物件藏品将于7月赴港展出。

  ■回忆起青春年代的羊剪绒帽子

  展厅中一顶帽子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很多四五十岁的参观者久久驻足观看。这是一顶羊剪绒的帽子,帽子下面有装帽子的盒子,从盒子的文字中,我们知道,这顶羊剪绒帽子是雪中笑牌的,河北省张北帽厂出品。

  羊剪绒帽子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但是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羊剪绒的帽子十分流行。羊剪绒帽子顾名思义就是以羊剪绒为原料制成的帽子,羊剪绒是剪了一刀的羊绒,余下的羊毛连皮经过防腐处理,再染色、加工成羊剪绒制品。羊剪绒制品是羊绒制品的一种,属于高档消费品,在国际市场上素有“软黄金”之称。羊剪绒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保暖性,所以被国际毛皮专家誉为“四季温情”。

  羊剪绒帽子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可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羊剪绒帽子绝对是引领时尚风潮。那时北京时髦青年最爱的时尚装扮就是:羊剪绒帽子配上大拉毛围巾和军大衣。我们在很多反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冬天,年轻人骑着大链套带转铃的车,头戴羊剪绒的帽子,身穿将校呢的衣服,挎着冰鞋,去什刹海冰场滑冰,那种装扮实在是太酷了,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绝对是百分之百。

  那时,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般都戴蓝色或黄色的,有帽檐有护耳的棉帽子,他们对羊剪绒帽子只有艳羡的份儿。当时买一顶羊剪绒帽子需一二十块钱,而那时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十几元钱,买了羊剪绒的帽子,这个月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因此当时羊剪绒帽子是普通人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羊剪绒帽子在当时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据朝阳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羊剪绒帽子贵重,一般人即使买得起也不敢戴,怕被抢。当年的羊剪绒帽子就像现在人戴的首饰一样是贵重物品,那时有人专门抢羊剪绒帽子,俗称“飞帽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戴羊剪绒的帽子了,而这样一顶羊剪绒帽子也被收藏进文化馆,供人们参观了。

  ■记录百姓生活现代化的老冰箱

  在文化馆的展厅一角,一台老冰箱静静地站立在那里,看着它普普通通的模样,您能想到吗,如果时间回溯30年,它可是堪称“叱咤风云”的物件,一台冰箱曾经承载了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

  朝阳区文化馆展出的这台老冰箱是上世纪80年代,北京雪花冰箱厂生产的单门雪花牌电冰箱。冰箱的主要功能是保存食物,我国使用冰箱的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使用“冰箱”的记录,到了清代,乾隆皇帝酷爱“冰箱”,他喜爱的食物、猎获的野猪肉和狍子肉等都放入“冰箱”保存。但是中国古代的“冰箱”制冷只是使用天然冰,人工制冷直到19世纪才开始出现。到1920年,纽约一位名叫威利斯·H·卡里尔的工程师,设计出一种能控制温度和湿度的系统。1923年,弗雷基代尔用一种新的机械冰箱组件,组装成电冰箱。1956年,我国第一台电冰箱在北京雪花冰箱厂研制成功,当时中国国内家用冰箱极其缺乏,只有少数人家拥有。

  冰箱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是改革开放以后,雪花冰箱厂开始生产民用冰箱。雪花牌冰箱以其性能稳定、价格适中及返修率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不过当年买冰箱可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只要您有钱,到了商场您就能买到心仪的冰箱。但是当时不行,光有钱是买不到心仪的冰箱的,还要有冰箱票。当时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冰箱、电视等大件用品都是凭票供应。光有钱没有票,一样不能购买到冰箱,两者缺一不可。于是当年为能买到一台雪花冰箱就有四处托人找票的情景。而那时年轻人结婚比赛家庭现代化,比的就是小三洋、大索尼、雪花电冰箱。有的人家没备齐这三件电器,就有娘家不同意结婚的情景。30年过去了,冰箱早已成为每户人家普通的家用电器,没有冰箱就不结婚的情景,再也不会发生了。

  ■曾经是大款身份象征的“大哥大”

  展柜中展出了一件20世纪90年代使用的“大哥大”,这是北京市居民叶皓先生捐赠的。“大哥大”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手机的称谓,当时的手机可没有现在手机这样轻巧灵便,那时的手机都是这样黑色的粗大的长方形,而且当年一部“大哥大”要一万多块钱,那可是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工资的,绝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能买得起这种手机的绝对是“能人”,这种手机是当年大款们身份的体现,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手机称为了“大哥大”。我想虽然是将这种手机称为“大哥大”,其实更多的是在称呼手持这种手机的人吧。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外观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样沉重的手机早已消失,而一部手机要花费一个人一年的工资这种现象,已经少之又少,现在就是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最新款手机iPhone4也不过区区数千元。手机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功能、外形的变化,我想它还体现在了人们身份的回归。

  ■20世纪70年代前普遍流行的取暖用白瓷水鳖子

  展柜中一件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李先生捐赠的白瓷水鳖子,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这件水鳖子是白瓷质地,整个水鳖子像鱼形,巧妙地在鱼嘴的部位,做成了一个把手,可以用手提着。水鳖子其实就是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暖水壶,也有称它为“汤婆子”,使用时可以将热水灌进鳖子里,然后盖好盖放到被窝中,寒冷的冬天,钻进被水鳖子暖热的被窝,那种感觉别提有多惬意了。不过水鳖子虽好,它也有不少缺点,比如说灌上热水后非常烫,人很容易被烫伤。还有水鳖子是陶瓷制品,一不小心就会炸裂。再有就是非常容易漏水,放到被窝中,如果漏水了,可就没法睡觉了。后来在瓷水鳖子之后,又有了橡胶做成的暖水袋,但是所有的暖水袋都要灌热水非常不方便。现在人们又发明出了“暖宝宝”,只要通上电,“暖宝宝”加热了以后,就可以使用了,非常方便。

  ■解放前后的剃头挑子

  有句俗语叫“剃头挑子一头热”,剃头挑子是过去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用的工具,现在很多人都没见过,不过没关系,在朝阳区文化馆就展出了一套解放前后使用过的剃头挑子。

  剃头挑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个长方形的带抽屉的小柜,小柜子做得像个板凳,剃头时人可以坐在上面,小柜的一侧是三四个带铜拉手的抽屉,抽屉里分别放着推子、梳子、剃刀、肥皂等理发和洗涮工具。另一部分是一个木架子,架子上放了一个炭火盆,炭火盆上面,放着锃光瓦亮的铜盆。剃头师傅用扁担挑着挑子走街串巷。俗语“剃头挑子一头热”中,热的一头指的是铁皮炉上放的热水盆,冷的一头是指理发者坐着理发的凳子,非常形象。过去老百姓剃头并不是都去理发馆,年轻人赶时髦去理发馆理发,而老人、小孩为了方便省事,就找走街串巷挑着剃头挑子的理发师傅给理个发。现在挑着剃头挑子的理发师傅已经绝迹了,人们要看剃头挑子也只能到收藏老物件的博物馆、文化馆了。

  ■20世纪80年代前后使用的饼干桶

  文化馆中展出了一件非常普通的饼干桶。饼干桶是铁质的,上面印着上世纪非常流行的“美人图”和风景画,这件饼干桶是朝阳区居民蔡代征捐赠的。很多年轻人看到饼干桶非常奇怪说:“饼干桶谁没见过呀,干吗还要在文化馆展出呀?”朝阳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沈琳英介绍:“当年人们通常吃完饼干后,都舍不得把饼干桶扔了,而是留下饼干桶,再买散装饼干和糖等放到这个饼干桶里,而且还要把饼干桶放到家里显眼的地方,客人来了从桶里拿出食品给客人吃,让人感觉食品是原装的,显得比较体面,也有人家用饼干桶装家里用的小物件。”她还说:“据一位辛老师回忆,1974年,她家有个饼干桶,她的姐姐想要把饼干桶拿到自己家去用,于是跟辛老师商量,结果辛老师没舍得给她。”

  上世纪80年代,物品还是比较匮乏的时期,那时饼干、蛋糕、点心等都是稀罕物。现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物品已经非常丰富,想吃饼干到商场就能买到,谁也不会再留下饼干桶来撑“门面”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三接头皮鞋

  展厅中展出了一双三接头男皮鞋,将很多四五十岁的参观者带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三接头皮鞋因为使用三截儿皮缝制,故而得名。三接头皮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以说是鞋界独领风骚的鞋型款式,也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士官所配发的制式皮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思想还不活跃,体现在服装服饰上就是款式单一。三接头皮鞋以其简洁明快的设计受到了大众的欢迎。那时,大家经济条件都不好,普通人大都只能穿布鞋,谁也舍不得买一双价格不菲的皮鞋来穿。有很多人都是在结婚时才舍得买上一双三接头皮鞋穿一穿。朝阳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据朝阳区居民谢老师回忆,1975年,他结婚时才舍得买了一双三接头皮鞋,当时穿着这双皮鞋觉得很是体面。”据统计,当年能穿三接头皮鞋的人也就占到人群里的百分之一二十,当时穿得起三接头皮鞋的只有有钱和有地位的人,它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体现。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皮鞋的款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而买皮鞋也不再只是有钱人的权利了,现在每个人都买得起皮鞋穿。从一双皮鞋折射出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

  ■1951年购买的煤油灯

  展厅中展出了两件朝阳区居民白玉华女士捐赠的煤油灯。煤油灯顾名思义就是以煤油为燃烧原料的灯,它是电灯普及前家庭照明的主要工具。据介绍这两件煤油灯购买于1951年,距今正好是60年了,而经过60年的变迁,这两件煤油灯还能够保存完好,就像新的一样,可以想见它们的主人对它们的爱惜程度。

  煤油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可能是陌生的,现在天黑了,我们打开电灯就可以得到光明,很少有用煤油灯照明的人家了。不过如果时间回溯60年,那时电力供应有限,电灯还不普及,因此普通人家的照明工具还是煤油灯。然而即使是煤油灯,当年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买得起的,一些贫困家庭只能用糨糊瓶或墨水瓶自制简易煤油灯来使用。记得有段时间社会上流行的描绘社会发达的一句话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指的是住上了楼房,而“电灯电话”说的是户户都用电灯照明,家家都用上电话。60年后的今天,家家有电灯,户户有电话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从这些百姓生活的细小变迁,使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巨大发展。

  ■5分钱买的和面盆用了50年

  展厅中展出了北京市居民王纪群先生捐赠的和面盆。这个和面盆为军绿色,黏土烧制而成,盆口直径31厘米。看到这个和面盆很多上了年纪的参观者都觉得特别亲切,那时候没有现在的主食厨房,吃面食都是自己家里和面做,因此和面盆是居家过日子少不了的。您仔细看这个和面盆在它的侧壁有一条长长的裂纹,很多人以为这条裂纹是岁月的痕迹,殊不知这条裂纹还有故事。据朝阳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20世纪60年代王纪群先生家因经济条件有限,不舍得买完整无缺的和面盆,于是当时花了5分钱买了这个有裂纹的盆和面,经过这么多年,这个盆还可以用来和面,而且不漏汤也不漏水。现在条件好了,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居民自己和面做面点的越来越少,王先生不用此盆了,就把这有纪念意义的盆捐赠给了朝阳区文化馆。”

来源:《北京青年报》 转载自光明网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