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农林牧分布编》之二
四、今后的对策
2300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的变迁,引起了若干问题,也产生了一些影响,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重新安排这里的河山,使它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在当前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300年来的往事,应该作为当前重新安排河山的借鉴。当前既要兴利,就必先除害。今天最为严重的问题,在鄂尔多斯高原是沙化土地的扩大,在河套平原则是后套的盐碱化。这是当前除害的重点。这里先从鄂尔多斯高原的沙化说起。
如前所说,鄂尔多斯高原在2300年前尚未明显见到沙漠。就是有沙漠,危害性也不是很大的。鄂尔多斯高原沙漠的形成,不外两端:一是由邻近地区吹来,二是就地起沙。这与农牧业的过分发展和森林的破坏都有关系。今日而言治理,就应该在这几方面同时有所致力。森林有防风防沙作用。要防治沙漠地区的扩大,植树造林实为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现在鄂尔多斯高原诚然已经没有森林,而且早已成为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是有相当困难的。由于这里曾经有过森林,说明在这里恢复森林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原来的森林地区现在有的已经成为沙漠,有的则成为农田或草原,有的则因森林破坏后,侵蚀加剧,已成为沟壑地区。情况既已各不相同,恢复的措施难得尽属一致。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曾经有相当部分本是森林地区。现在当然不能在沙漠中讲求恢复,至少应在其周围植树造林。尤其是杭锦旗和鄂托克旗西部近黄河处,更宜如此。包兰铁路绕行于这里黄河东岸,本是因为西岸沙多难行,如不在沿河广植林带,防止沙漠东袭,作未雨绸缪,则将来还是不免受到沙漠的壅堵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由于毛乌素沙漠不断扩大,沙漠还未达到的地区,沙化也已相当显著,使当地若干牧地农田都受到影响。其实这里的牧地和农田本来就是森林地区,是森林破坏后改成牧地和农田的。现在就应该退农还林,退牧还林。至于准格尔旗,原来就是著名的森林地区,由于森林遭受破坏,沟壑日渐稠密,为农为牧都会感到困难。而且还会招致风沙。在这里恢复原来的森林,起码可以使沟壑不再增多,风沙也可少戢。像正川河等处河谷已经相当宽广,远在两汉时期,已经设有县治,人口相应增多,农业早有基础,似还宜继续从事农业的经营,不必强求一律。
由秦及汉,下至隋唐时期,先后皆曾在鄂尔多斯高原设置过县治。县治的设置说明这里成为农业地区。可是愈到后来,设县的数目就愈形减少。这是长期经验的结果,说明在这里经营农业,不一定就能取得很好的成效。这里既已高寒,又由于森林遭受破坏,气候也相应地变得干旱,都与农业不利,而且土地易于起沙,似宜大量保持草原,发展畜牧事业。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由于清代后期大量放垦,已多改草原为农田,或毁森林为农田。既要改弦更张,就应退农还牧还林。在清代后期放垦地区以北,更应严禁再事滥垦。当然像黄河南岸的达拉特旗等地,农业已有基础,仍宜继续经营。
这样说来,在鄂尔多斯高原发展牧业较之农业当更为有利。不过发展牧业也应有所克制。由于草原上的载畜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了限度,草原也难以负荷,必然会招致破坏。近年过分讲求增多牲畜的数量,不顾草原负荷的限度,就已经招致了恶果,甚至使草原也有沙化的现象。前因具在,不宜再事贻误。
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不完全一样。历史上这里虽也曾几度改农为牧,似宜继续经营农业。这里北倚阴山山脉,阴山山脉横空高起,正好减弱来自西伯利亚的风暴。这里黄河和大黑河都可引水灌溉,土壤肥沃而又不至于起沙,都是发展农业应具有的有利条件。秦汉隋唐诸王朝既已取得经验,当前又复有具体的成就,就是明证。不仅不应一律退农还牧,而且还应该使农业更能得到发展,成为塞上的粮仓。
当然,河套平原西部靠近乌兰布和沙漠,也有沙漠地区扩大的问题。实际上这并不十分显著,如果在沙漠边缘广植林带,当更易取得效果。河套平原最大的问题应是后套的盐碱化问题。
后套的盐碱化问题,既是由于多年大水漫灌的不当和黄河河床的抬高,就应该针对病因,改革灌溉方式和加强排水工作,尤其是应该防止黄河河床的继续抬高。现在这里正在减少利用黄河水流,推行井灌。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是可以作为临时的措施。但是,千百年来的所谓“黄河百害,惟富一套”的局面,将因为推行井灌而大为减色。似宜在解决燃眉之急之后,从事根本的治理。因此,减少黄河中的泥沙,防止黄河河床不再抬高,实为刻不容缓的要务。黄河河床的抬高,实由于水中挟带泥沙的增多,也说明河套以上森林的破坏和滥事开垦的严重。这是多年来治理黄河只重视下游,忽略上游所引起的恶果。从治理黄河来说,这也应是改弦更张的一个重要步骤。当然在后套,不能坐待黄河的根本治理,而应该重视排水,使地下水位不至于继续抬高。可以开渠引出积水,至更下游的地方,再排人黄河之中。如果不在这些根本方面设想,而打算长期采用井灌的办法,那只能说是下策。
为了重新安排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的河山,谨追溯历史的渊源,并汲取前代的经验,略陈愚见,以供当事者的采择。
原载《纪念陈垣诞辰百周年史学论文集》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