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床”
谈到床,人们自然会想到是指我们晚上睡觉的地方。但在古代呢?它还是一种坐具。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床,安身之坐者。”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匈奴派使者前来,曹操让一表人才的崔季珪替代自己接见使者,自己则作为警卫站立在坐榻前。会见结束后,曹操派密探询问匈奴使者:“魏王怎么样?”使者回答说:“魏王仪容高雅,非同寻常,不过床旁那个握着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这里的“床”就是坐具,指坐榻。《世说新语》中还有一则故事,有一天朝会,晋元帝司马睿拉着丞相王导上该自己一人坐的“御床”就坐,王导说:“如果太阳和万物同辉,那臣子们瞻仰什么呢?”晋元帝听后才作罢。显然,这里的“床”也是坐具。
在古代,床不仅仅是一种坐具,有时也指睡觉的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这样的句子: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这里的“床”就是指睡觉的用具。只不过那时稀少属于奢侈用品,只有生了男孩,重男轻女的父母让男婴睡在上面。
“床”在古代,既指坐具,也指睡觉的用具。这样,也就为我们判断文言文中的“床”到底是什么增加了困难。《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太尉郗鉴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个女婿,就派人前来探访。来人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坦腹东床”就源自这里。这里的“床”是指坐具,还是指睡觉用具,就不好判断。
除了坐具、睡觉用具外,床还可指井边的栏杆。如“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再如“金井银床无处用,随心引用到花畦”(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
原载《光明日报》(2011年07月07日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