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至南北朝大型蓄水陂塘工程的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编 大型灌渠及陂塘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至南北朝)
第二章 蓄水陂塘
第二节 大型蓄水陂塘工程的技术成就
我国大型蓄水陂塘工程兴建甚早,春秋中期在淮南已建成陂周224里的大型蓄水陂塘芍陂,之后,东汉时又建成绍兴鉴湖,湖周358里。陂湖水利工程在南方最为普遍,芍陂和鉴湖是古代南方陂湖水利工程的楷模,其取得的技术成就至今令人景仰。
一、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芍陂
芍陂,又名庐江陂、期思陂、龙泉陂、安丰塘等【1】。位于今寿县城以南30公里处。始建于春秋中期的楚庄王时期,约公元前600年左右由楚令尹孙叔敖主持建成[39]。目前的安丰塘,是古芍陂淤缩后的遗迹,陂周25公里,水面34平方公里。
芍陂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巨大而闻名于世。芍陂的古老在我国塘堰水利史上首屈一指,而且比都江堰、郑国渠还早350年左右。芍陂“陂径百里,灌田万顷”[40]。其巨大的灌溉效益,促使春秋时楚国的淮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寿春城市也因芍陂灌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而兴盛起来。之后,芍陂在屯田济军、发展地区经济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两千六百年来,芍陂虽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但至今仍造福于世。
芍陂这一古老而巨大的陂塘蓄水工程,在技术成就方面也为人称道。
第一,能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条件布置陂塘。
孙叔敖选择芍陂的塘址时,应是经过一番认真查勘的。塘址以南是岗丘连绵的江淮分水岭,大别山从鄂豫皖交界处人安徽省境,自西向东分布有都岗岭、天柱山、潜山(沘山)、龙穴山,一直延伸到合肥一带形成淮南丘陵。塘址以北至淮河南岸是一片平原。丘陵北坡径流由南向北注入淮河。芍陂塘址坐落在龙穴山北麓,西边是发源于批山的池水(即今淖河),由南而北流人淮河;东边是发源于良余山(连枷山)的肥水(即今东肥河),亦自南而北注入淮河。沘水和肥水之间有沟涧溪流构成一积水凹地,凹地东边有一高岗与肥水相隔,芍陂初建时即利用这片凹地,及南高北低的地形,在西部、北部筑弧形长堤,东面利用高岗为天然堤,蓄水成塘。灌溉水源则利用老的河沟并适当加修,排水沟道也利用天然河沟,这样施工比较方便,并大大地节省了工程量。
由于利用天然凹地作库区,再加以筑堤,库容量增大,能蓄积大量的来水,调节径流作用巨大。因芍陂地区降水量虽然较多,年平均降水量达900毫米以上,但降水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年内和年际间变化幅度大,不能适应作物生长的需要。而且丘陵地带河流水位暴涨暴落,水源水量很不稳定,通过库容进行调节,能解除洪涝灾害,并均衡地为平原地区的农田灌溉提供水源。芍陂工程类型的确定和其选址,是顺因地形,利用地形的杰作。
第二,引入较充足的水源。
芍陂之名以及水源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后汉书·王景传》首次记载了修治芍陂的情况,但很简略,无工程情况记载,北魏《水经注》才对其源流、规模、工程设施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这可代表芍陂早期工程的面貌。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肥水”、“沘水”等篇记述,芍陂的水源主要有三条:
一条是西南的沘水。沘水今名淠河,是淮河南岸重要的支流之一,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批水是芍陂的主要水源。《汉书·地理志》庐江郡灊县下载:“沘水,沘水所出,北至寿春人芍陂。”又六安国六县下载:“如溪水首受沘,东北至寿春入芍陂”。如溪水是从、批水分出的,应是宋代所称的子午渠[41](今淠源河)。此水大致自六安城北l5公里鲍兴集以上引淠河水,经木厂铺至两河口,汇涧水北流,直达贤姑墩,流入芍陂。因如溪水中段地势高,上、下两段地势低,水流不畅,泥沙易淤积,所以历史上多次修浚。淠河水主要通过如溪水入芍陂。
另一条是中间的涧水。涧水发源于淮南丘陵的龙穴山,故又名龙穴山水。由南而北,山溪水归总于大桥畈,北流经朱灰镇,至五门亭东汇如溪水,此汇流处称为两河口,汇流后再北入芍陂。涧水从源头至两河口亦名为山源河,全长36公里,集水面积390平方公里。《水经注·肥水》载:“(芍)陂水上承涧水于五门亭南,别为断神水,又东北径五门亭东,亭为二水之会也。断神水又东北径神迹亭东,又北,谓之豪水,虽广异名,事实一水,又东北径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涧水是直接注入芍陂的,其水量小于沘水。
再一条是东面的肥水。肥水即今东肥河,发源于江淮分水岭北麓,北流人淮河,全长l52公里[42]。肥水为安丰塘水源始见《水经·肥水》。原文记载:“肥水出九江成德县(今安徽寿县东南)广阳乡西,北过其县西,北人芍陂。”对于《水经》的这一记载,郦道元在注中解释说:“肥水自荻丘北,径成德县故城西,王莽更之曰平阿也,又北径芍陂东,又北径死虎塘东。芍陂渎上承井门,与芍陂更相通注,故经言入芍陂矣。”就是说肥水是通过芍陂渎“与芍陂更相通注”的,不是直接“北入芍陂”。因芍陂与肥水之间,隔着一道南北向岗岭,岗岭的脊线高程达50米左右,大大高于肥水和芍陂水位。所以只有在肥水大时由芍陂渎入陂,或陂水多时由渎泄入肥水。肥水对芍陂有调节水量的作用。
由于淠河源远流长,水量丰沛,通过如溪水(子午渠,今淠源河)进入芍陂,再加上涧水及部分肥水人陂,因此芍陂水量有保障,能长期保持“径百里”的规模。见下页图2-2-2-1。
图2-2-2-1 芍陂及其附近水系示意图
第三,工程设施完备。
芍陂由塘堤、口门、引水渠和排水沟等工程设施组成,可潴蓄水、调节水和引排水,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体系。
塘堤是芍陂的主体工程,其巨大的蓄水量完全依靠塘堤来拦蓄。芍陂早期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沿西、北两面筑堤,南面和东面因地势高,未筑堤(现安丰塘范围缩小,四面筑堤,塘堤周长25公里)。但塘堤长度史籍无载,仅有塘周长和塘径的记载。《水经注·肥水》称:“陂周百二十许里。”《后汉书·王景传》唐·李贤注谓:“陂径百里。”唐宋时史料记载皆为“陂径百里”,而周长有324里、224里等的差别【2】。因古今地形无大的变化,可按现地形考察,芍陂东阻高岗,北限塘堤,北堤位置在安丰县故城址(安丰铺)和东汉堰坝遗址处(老庙集),长十余里,西堤从南到北修筑,最西不能越安城,南起众兴镇附近的贤姑墩,故陂形呈长葫芦状。如此算来,古代称径百里则是指陂的南北长度,故陂周224里最符合实际。《水经注·肥水》所称陂周l20里,大约“周”是“径”之误,也或许是指所筑陂堤的长度,应以陂堤长度为是。
塘堤用土筑成。芍陂建成后,历秦至西汉未见有修筑记载,估计其堤筑得坚厚。直至东汉初,芍陂堤坝才出现废圮现象。建初八年(公元83年)王景大修后,重又发挥效益。以后维修芍陂也主要着重在增高培厚陂堤。
口门,是进水、分水、引水、泄水的建筑物。《水经注·肥水》称:“(芍)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记有这五座口门分布于芍陂四周的情况。一是五门亭南的进水口,如溪水和涧水相汇后通过此门人陂。估计在此进水口设有泄洪设施,多余的水量可泄入沘水。因为如无工程控制蓄泄,则不需要设置口门。二是位于东北角的井门,沟通芍陂与肥水,“更相通注”。三是位于塘北孙叔敖祠下的芍陂渎口门,泄陂水入芍陂渎,渎向北流,分为二水,东去一支为黎浆水入肥水,北去一支经寿春城,供寿春用水,再注于肥水。四是位于塘西北的羊头溪水口门,泄陂水人羊头溪,北注于肥水。五是位于西北角的香门,积而为香门陂。五座口门中,五门亭口门是芍陂的主要进水口门,其余四门为灌溉口门,井门还兼有泄洪的功能。
早期口门的结构,没有留下记载。然而1959年5月在安丰塘老庙泄水闸施工中发掘出一座汉代堰坝工程遗址[43]。堰坝工程,是用草土混合的散草法筑成,在生土层上以砂礓石填筑基础后,层草层土逐层叠筑至顶。在草土混合层中,还有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栗树木桩,桩尖穿过礓石层深入生土层内。木桩可保证堰坝的整体稳定性。层草为顺水流方向散放,厚度基本相同。层土的泥质非常纯净,毫不含沙,灰黑色,黏性很大,似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非常坚实。
坝下有用以消能的水潭(消力池),以圆木铺底,两侧用木桩密排做成挡土墙,尾部设置有高40厘米的木质消力槛。水潭前方50多米处设一道叠梁木坝,系用大型栗树木材斜纵、斜横层层错叠筑成。木坝下也设有消力的池、槛。
据分析,这座堰坝可能是蓄泄兼顾、以蓄为主的水利工程。水少时,可以通过堰坝的草层使很少的水徐徐流到水潭内,使之有节制地流到田间;水多时,可以凭借草土混合坝的弹性和木桩的阻力,使水越过堰坝顶部,顺坝泄到水潭内,消能后再从木坝上流下入消力池,再一次消能后从水沟泄走。可见早期芍陂泄水口门的构筑,不是修筑闸门,而是修筑堰坝,这一方法,可能就是东汉时称为的“墕流法”,“墕”即是堰。《后汉书》卷七六《王景传》记载,汉显宗曾诏王景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墕流法,水乃不复为害”。则墕流法为王景所创。以后建初八年(公元83年)王景任庐江太守,又修复芍陂,所以水门处的堰坝可能用的是墕流法。修筑堰坝兼顾了蓄泄。该堰坝就地取材,维修方便。从堰坝的结构来看,已注意基础处理,堰身打人木桩,加强了堰的整体性,又采用两级消能,可见已具有比较高的技术水平。
引、排水渠。引、排水渠与口门相接。芍陂渎、羊头溪水等皆可从芍陂取水灌溉农田。芍陂渎还可供应城市用水,以及济水通运。而与井门连通的另一芍陂渎兼有泄洪的作用。又《芍陂纪事》记载,芍陂“古无闸坝名,只以皂口河为出水之口”。皂口河位于芍陂东北角,排泄洪水经肥水入淮河,是芍陂的主要泄洪口门。
第四,综合利用水资源。
芍陂巨大的库容,能潴蓄大量的水资源,其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具有显著的灌溉作用。“龙泉之陂,良畴万顷。”[44]灌溉面积广大,灌区内主要种植水稻[45],对发展淮南地区的农业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二是供寿春城市用水水源。《水经注·肥水》载:“肥水又左纳芍陂渎,渎水自黎浆分水,引渎寿春城北,径芍陂门右,北入城。”肥水又西,“左合羊头溪水,水受芍陂,西北历羊头溪,渭水羊头涧水,北径熨湖,左会烽火渎。……下注羊头溪侧,径寿春城西,又北历象门,自沙门北,出金城西门逍遥楼下,北注肥渎”。因此,寿春城内外,河渠纵横,湖塘罗列,风景优美。三是调剂运道水量。肥水水浅时,陂水通过井门、芍陂渎入肥水,使肥水保持一定的水位,利于通航。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东汉末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军至谯,“自涡人淮,出肥水,军合肥”,又在芍陂屯田,就是走的肥水道。三国至南北朝时江、淮之间水道,也常走肥水道到巢湖。肥水运道能够通畅,是在水量不足时,依靠芍陂“更相通注”(《水经注·肥水》),给予调剂水量。四是滞蓄山洪。江淮地区夏秋多暴雨,芍陂巨大的库容能滞蓄当地的山洪,减少农田被淹的灾害。
由于芍陂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条件,顺应地势布置,选址科学,水源丰沛,蓄水量大,工程布局合理,有五门“吐纳川流”,控制蓄泄,故而很好地发挥了灌溉、滞洪、供水和济运等作用,成为古代蓄水工程的典范。芍陂现今成为淠史杭灌溉工程的一部分,属淠河灌溉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其蓄水面积34平方公里,蓄水量近一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67万多亩。这颗古代的水利明珠,仍在发出灿烂的光辉。我国水利史也因有芍陂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而引为骄傲。
二、古代长江以南最大的蓄水工程——鉴湖
鉴湖,又称镜湖、长湖、大湖、南湖、贺监湖等[46]。位于今浙江绍兴城南,是古代长江以南最大的陂湖蓄水灌溉工程。创建于东汉永和五年(公元l40年),由会稽郡太守马臻主持修建。
绍兴的地形,从东南到西北,为会稽山脉所围绕,平原北部濒临大海(古称后海),中间是一片河湖交错的沼泽平原,整个地形南高北低,呈现“山-原-海”台阶式的自然地形环境。会稽山脉的分支化山山脉与西干山脉之间的丘陵地带,可称为“稽北丘陵”。丘陵之间有不少山谷平原和山间盆地,丘陵北面的山麓地带为冲积扇坡地,土层深厚,宜于农耕。而沼泽平原一方面受会稽山流下的山溪洪水,及东面曹娥江和西面浦阳江的山洪影响;另一方面平原中的大小河流都与后海相通,钱塘江海潮一日两度倒灌入平原内部,造成土地沼泽咸渍化,从春秋时期以后,钱塘江主流出南大门,潮势强劲,危害更大。这种不良的地理环境,造成平原开发缓慢。
绍兴平原从远古起就有越族在此居住。距今6000~7000年遭受卷转虫海侵后,平原生存环境恶化,越族人民退入山区生活。到春秋越王勾践时期,由于海岸的后退,地理环境有了改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军事斗争的需要,越族从崎岖的山丘地,进人山麓地区开发,而后又向沼泽平原发展,并兴修水利,改造沼泽平原的恶劣自然环境[47]。据《越绝书》卷八记载,在山麓地带修筑蓄水灌溉工程吴塘;在平原地区修筑富中大塘、炼塘等,以拦截溯河漫溢的海潮;在沿海修筑类似海塘的石塘。这些水利工程对开发水土资源起了较大作用,促使于越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然而这些工程零星分散,规模仍小,不足以解除平原地区的洪、涝、旱、潮灾害。
秦统一后,为削弱越的政治影响,把会稽郡治设在吴(今苏州),迁进大量越人,于是越地经济有所衰退。西汉以后,绍兴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东汉永建四年(公元l29年),实行吴(郡)会(稽郡)分治,山阴县城(治今绍兴市)成为会稽郡治,亦成为浙东的政治经济中心,这就需要进一步开发水土资源,于是在设郡后的十一年,即公元l40年兴建了江南著名的水利蓄水工程鉴湖。
鉴湖兴建以后的千余年间,对绍兴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繁荣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鉴湖巨大的效益是与它杰出的工程技术成就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巧妙地利用特有的地形条件进行规划布置
鉴湖的修筑巧妙地利用了“山-原-海”台阶式的地形特点。
在稽北丘陵之间,排列着许多南北流向的河流,古人称为“三十六源之水”,主要有伧塘溪、青塘溪、富盛溪、御河、若耶溪、南池溪、栖凫溪、破潭溪、木栅溪、兰亭溪、苦竹溪、离渚溪、容山溪、干溪、型塘溪、古城溪、枢里溪、白石溪等[48],从山麓冲积扇北流进入平原,再注入后海。这些河流进入平原后,由于潮水倒灌,排泄不畅,潴成许多湖泊。枯水季节各湖彼此隔离,山洪暴发时,则泛滥成泽国。史载这片泽地叫庆湖。早在公元前515年,吴国王子庆忌的家族逃避迫害而隐居于此,越人“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湖曰庆湖”[49]。鉴湖工程就利用了这种湖泽的地理基础。见图2-2-2-2。
图2-2-2-2 古代绍兴地区自然环境示意图(根据陈桥驿《绍兴史话》插图绘制)
鉴湖的南界是稽北丘陵的山麓线,北界修筑的是人工堤岸,但利用了前人打下的基础。《越绝书》卷八记载:“山阴古陆道,出东郭,随直渎阳春亭;山阴古水道,出东部,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这条“古陆道”,实是沿“古水道”修筑的堤塘,应与水道同时筑成,从大越城(今绍兴卧龙山下)通到今曹娥江,位置基本与今浙东运河一致。马臻在陆道的基础上加修、延长堤塘,围成了鉴湖。于是,湖堤与稽北丘陵之间,从山麓冲积扇以下,所有的湖泽、平地,及少数冈阜和弧丘都包在一个大湖之中,形成湖底高程不一的狭长形的人工湖泊。
可见,鉴湖工程的修筑很好地利用了自然地理条件。台阶式地形的最高一级是山。鉴湖依靠山丘发源的溪河注入丰富的水源;又湖的北界傍靠山麓,节省了大量的工程量。台阶式地形的第二级是原。鉴湖建在平原的南部,在旧有大量湖泊的基础上,修筑湖堤拦水抬高水位,湖水可以自流供给平原北部农田用水,洪涝水也能通过河流排入后海。台阶式地形的第三级是海。后海是鉴湖及绍兴地区余水的排泄区。为阻挡海潮,鉴湖工程建成后又不断地修筑完善海塘,以增强后海的有利作用,预防其不利危害。因此,鉴湖可说是巧妙地利用地形条件的杰作。
(二)湖面广袤,设施众多
鉴湖湖面巨大,其周长到南朝时有记载,刘宋·孔灵符《会稽记》称:“堤塘周回三百一十里。”[50]宋代曾巩《序越州鉴湖图》[51]称湖周长为358里,宋代以后多以此周长为是。据今人研究[52],鉴湖控制的集雨面积为61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6亿立方米左右,总面积l89.9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为172.7平方公里,湖中岛屿面积l7.25平方公里),湖底平均高程为3.45米(黄海高程,下同),正常水位高程5米上下,正常蓄水量为2.68亿立方米左右,总库容至少为4.4亿立方米。可见其面积之大,蓄水量之多。
鉴湖巨大的湖体上,建有许多工程设施,主要有湖堤、闸涵等组成。
湖堤建在绍兴城南三里,并以城为中心向东西两面伸展。鉴湖巨大的水量完全依靠湖堤拦蓄溪水聚成。湖堤的高度,嘉泰《会稽志》卷一三引《旧经》称:“湖水高平畴丈许,筑塘以防之。”也就是在原地面上筑堤蓄高水位,堤的高度起码在一丈以上。湖堤的长度,北魏《水经注》卷四○《渐江水》载:“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则湖的南北宽为5里,而东西堤长130里。宋代时记载较详。南宋徐次铎《复镜湖议》[53]说:镜湖堤在会稽境者,自五云门东至曹娥江长72里,在山阴境者,自常喜门至西小江长45里。再加上五云门至常喜门城堤长约l0里,湖堤总长达127里左右(约合今118.8里)。据今人调查考证,鉴湖堤坝的西缘在今绍兴县宾舍村南折经塘湾里村到广陵斗门;东缘则由上虞县的白米堰折南向,至蒿口斗门,堤坝总长为56.5公里,总工程量约230万立方米。[52]因东部地形略高于西部,在稽山门到禹陵筑有南北向长5里的隔堤一道,隶会稽的称为东湖,隶山阴的称为西湖,东湖水位一般比西湖高二三尺。隔堤上有桥,桥下有闸门,东西两湖水可由此相通。对于隔堤,《水经注·渐江水》已有记载:“又于湖中筑塘,直指南山北。”可知隔堤的兴筑很早。
据近期发掘,鉴湖堤上的一些重要地段,如布置排灌设施的地段,修筑时已使用木桩加固基础及采用沉排的施工方法。如1987年在湖塘乡挖掘湖村桥工作桥基,挖至高程2.6米处见有较多数量的松树桩基,木桩密集处每平方米约4~5根,通过对木桩进行Cl4测定,基本可以认为是筑鉴湖时打入的桩基。从开挖时见到松桩上横摊着已呈泥煤状的竹、树枝等斑迹分析,是采用了泥土和柴竹的沉排筑法[52]。这种筑法用在水流冲击处,能较好地防止冲刷。
闸涵用以控制蓄泄。北魏《水经注·渐江水》载:“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南宋徐次铎《复镜湖议》(嘉泰《会稽志》卷一三)中载有斗门、堰、闸、阴沟等四种排灌设施,有斗门8所、闸门7所、堰28所的名称和位置。“夫斗门堰闸阴沟之为泄水沟也,然泄水最多者曰斗门,其次曰诸堰,若诸阴沟则又次焉。今两湖之为斗门堰闸阴沟之类不可殚举。”斗门是大闸,主要设于鉴湖与潮汐河流直接沟通之处,用于泄洪和拒咸;水闸形制较小,可灌溉与泄洪;堰是无闸门的溢流堰,其作用除泄洪外,主要可补给内河水,以灌溉农田;阴沟更小,是埋设于堤中的涵管,用于放水灌田。徐次铎列举了主要的设施:“其在会稽者:为斗门凡四所,一曰瓜山斗门、二曰少微斗门、三曰曹娥斗门、四曰篙口斗门;为闸者几四所,一曰都泗门闸、二曰东郭闸、三曰三桥闸、四曰小凌桥闸;为堰者凡十有五所,在城内者有二,一曰都泗堰、二曰东郭堰,在官塘者十有三,一曰石堰、二曰大埭堰、三曰皋部堰、四曰樊江堰、五曰正平堰、六曰茆洋堰、七曰陶家堰、八曰夏家堰、九曰王家堰、十曰彭家堰、十有一曰曹娥堰、十有二曰许家堰、十有三曰樊家堰。其在山阴者:为斗门凡有三所,一曰广陵斗门、二曰新迳斗门、三曰西墟斗门;为闸者凡三所,一曰白楼闸、二曰三山闸、三曰柯山闸;为堰者凡十有三所:一曰陶家堰、二曰南堰,皆在城内,三曰白楼堰、四曰中堰、五曰石堰、六曰胡桑堰、七曰沉壤堰、八曰蔡家堰、九曰叶家堰、十曰新堰、十有一曰童家堰、十有二曰宾舍堰、十有三曰抱姑堰,皆在官塘。”又说:“两县之北,又有玉山斗门八间,曾南丰(曾巩)所谓朱储斗门是也,去湖最远,去海最近,地势斗下,泄水最速。其三间隶会稽,五间隶山阴。”布置见图2-2-2-3。此外,“其他民各于田首就掘堤增为诸小沟,洎古诸暗沟及他缺穴之处难遍以疏举”。之前北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说湖堤上共设有阴沟33座。这些设施哪些是初创时修建的已难于查考。
图2-2-2-3 鉴湖示意图
以上讲的是斗门、堰、闸、阴沟的一般作用,有的还有专门作用。如曾巩《序越州鉴湖图》特别提到柯山斗门,位于州之西30里,“通民田”,功用主要供民田灌溉。陶家堰导鉴湖泄水人西兴运河[54]。都泗堰闸“尤为要害,凡遇纲运及监司使命舟舡经过,堰兵避免车曳必欲开闸通放,以致启闭无时,失泄湖水”[55]。此堰闸起控制湖水入绍兴城的作用,也与运河相通。
由此可见,鉴湖作为一个人工蓄水库,由湖堤、水闸、溢洪道等设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枢纽,起蓄水、泄洪、灌溉、济运、供水等作用,工程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虽然有些设施是后代逐渐修建的,但北魏时已有水门69所,初建时也不会相去过远,故东汉时鉴湖工程技术处于当时国内的领先地位。
(三)完整的水利系统,显著的效益
鉴湖不仅本身工程设施完备,在灌区水利方面还注意建设完整的区域水利系统,不断整治山会平原的河网,使渠系布置更加合理。
东晋时开挖了一条大体与鉴湖湖堤并行的东西向干渠。嘉泰《会稽志》卷一○运河下载:“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以溉田。”这条渠道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挖,西自西兴起,向东流经萧山县治北,又东接西小江(浦阳江)、又东经绍兴城,再抵曹娥江,全长200余里。这条干渠后来称为西兴运河,是浙东运河的一部分。由于绍兴平原的河流大多是南北走向,故鉴湖与这些河流相交处设置了一系列的涵闸,引水渠道也直接从湖堤开口,这样涵闸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运河开成后,与鉴湖湖堤在相隔不远处平行走向,使河渠都与运河相交,在运河上布设涵闸比湖堤更为方便,因此大大地改善了鉴湖的排灌条件。而且由于运河的开凿,沟通了许多南北向河流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河渠之间的水量调节,加速了平原河网化的形成,鉴湖的大量淡水,可通过河网不断地输送到农田。此条运河始建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灌溉,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运河的运输作用也日渐重要起来。之后,仍不断地完善区域的水利系统,如修建海塘,改建堰闸,开凿河道等[56]。
具有巨大库容鉴湖的建成,加上配套水利系统的逐步完善,因此,此湖发挥的水利功效很是显著。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说:“永和五年马臻为太守创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筑塘蓄水,水高(田)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人海,浙以无凶年。”[57]鉴湖巨大的库容可以对稽北山溪来水起拦蓄和调节作用,初步解除了山会平原的洪潦威胁。利用湖高于田,田高于海的有利地形,天旱时,打开湖堤上的闸涵,将充裕的蓄水通过河渠灌溉农田;雨涝时,关闭湖堤上的闸涵,不使湖水下泄,泄放农田之水人海。山洪来时,除鉴湖本身滞洪外,又可打开斗门泄洪,东由曹娥斗门、蒿口斗门等排入曹娥江,西由广陵斗门、西墟斗门等排入西小江,北面由玉山斗门经三江口排人海。这样鉴湖之下山会平原的9000余顷土地,就免除了洪涝之害,而受灌溉之利,成为旱涝有收的鱼米之乡。南朝梁·沈约说:“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鄂、杜之间,不能比也。”[58]山会平原正因为有了鉴湖,才会形成数十万顷的膏腴农田,其富庶程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关中地区。
可以说,鉴湖的建成标志南方陂湖水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水利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南方陂湖水利的发展。
东汉至唐代鉴湖的效益一直显著。之后,由于会稽山地的日渐开垦,鉴湖的淤积加重。宋代山会平原人口迅速增加,地狭人稠,豪强巨室于是大量围占湖地,治平间盗湖为田达700余顷。政和中围垦湖田达2267顷25亩[59]。鉴湖已大部开垦成田。后来虽有几次复湖的举动,但浚治效果不大。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下诏:“绍兴府开浚鉴湖,除唐贺知章放生池旧界十八余顷为放生池水面外,其余听从民便,逐时放水,以旧耕种。”[60]允许民众放水合法耕种,鉴湖也就很快湮废了。但此时鉴湖也已运行了一千余年。
注释:
【1】芍陂之名,首见《汉书·地理志》。它的得名是因淠水入陂,水经白芍亭东,故名为芍陂。《水经注·肥水》谓:肥水“又东北径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庐江陂,《史记·循吏孙叔敖列传》引《集解》谓:“《皇览》曰:……民传孙叔敖曰,葬我庐江陂”。期思陂,有人认为是三国曹魏邓艾修芍陂后命名。唐代马聪《意林》称“孙叔敖作期思陂,而荆土用赡”(《四部备要》末尾附《意林-逸文》)。杜佑《通典》卷一八一《州郡·安丰》下也指期思陂即芍陂。龙泉陂,晋代伏滔《正淮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是因芍陂所引水源之一为龙穴(泉)山水而命名。安丰塘,《旧唐书·地理志》在寿州安丰县下记载:“(安丰)县界有芍陂,灌田万顷,号安丰塘。”隋唐时安丰县在今寿县西南60里,芍陂在安丰县南,地属安丰,故名。
【2】《通典》卷《州郡·寿春郡》称:“陂径百里。”《元和郡县补志》卷六《寿州安丰县》:芍陂“周三百二十四里”,“陂径百里”。又光绪《寿州志·水利志》引《元和郡县志》为“芍陂周二百二十四里”;引《华夷对境图》:芍陂“周回二百二十四里”。《资治通鉴》卷七四《魏纪》载正始二年“决芍陂”,胡三省在下注引《华夷对境图》称:“芍陂周回三百二十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