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歌与中华民族精神传统

   文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国际东方诗话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文学评论》编委、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人物摄影:郭延冰)

《离骚》(节选)

战国·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点评】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也是第一位与我们日常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历史人物。我在还没听说过《楚辞》的髫龄,就已知道,用小网兜在脖子上挂一只鸭蛋,有喷香的粽子吃,还听说划龙船的端午节,是因屈原而起。后来则知道,这一传说见于古书记载起码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艺文类聚》卷四)民间更朴素的传说,则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至于龙舟竞渡,据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屈原以是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同上)历史上能被人们如此珍重并纪念的人物实在不多,因为能以国家和人民为重,坚持清明正直的政治理想的人本来就不多。在这不多的人里面,能凭自己的诗歌直接宣明自己的磊落志节而无须依赖史家传述的,就更少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离骚》就是屈原的精神自传,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开明政治的热切向往,以及理想破灭后的深刻绝望,无不抒发在这首长诗中,让世世代代的读者为之震撼,并景仰其峻洁的人格和不妥协的批判精神。《离骚》的精神力量,无论如何估量都不会过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支撑了华夏民族的脊梁,激励无数有良知的人抬其头颅,挺其胸膛,不惜一死与黑暗势力抗争。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传统的一个源头。 

《竞渡曲》

唐·刘禹锡

  竞渡始于武陵,至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事见《图经》。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末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鲛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点评】永贞元年(805)底,积极参予革新的刘禹锡因变法失利而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滞留当地十年。同样的流贬经历和地域,让他对屈原的作品和事迹产生强烈的共鸣。这首《竞渡曲》记述了朗州赛龙舟风俗的来历和热闹场面。关于龙舟竞渡的缘起,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十四曾辑录了一些古书的记载:“刘异《事始》云:楚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荆楚岁时记》云:旧传屈原死于汨罗,时人伤之,竞以舟楫拯之,因以成俗。《岁华纪丽》云因勾践以成风,拯屈原而为曲是也。”刘禹锡诗序也被郭氏所采录,因为他引据当地《图经》的记载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说竞渡起于武陵(即朗州),二是提到舟子划桨时喊号子都叫“何在”。他认为这是为屈原招魂的习俗的遗留。

  诗按内容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四句写赛龙舟的时间、地点及由来,说明其起因是纪念屈原;第二段八句写整个竞渡紧张而激烈的场面;第三段伴随着议论,描写观众云集的热烈情绪;最后两句以赛毕人散结束。通篇的节奏和韵律随着竞渡场面的展开,以两句转韵隔开四句转韵,造成节奏的变化和张弛。在并不太长的篇幅中,既有热闹气氛的渲染,也有人物神情的细致刻画,并寓人生体验的哲理于即事的议论中,内容不可谓不丰富。结联以曲终人散的冷寂,揭示世事繁华背后的落寞意味,寄寓“逝者如斯”的感叹,使此刻的自我与千载上的孔子和屈原达成精神的交融与沟通。诗造语虽平淡,意趣却极渊永,一种历经沧桑、欲说还休的况味尽在不言中。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点评】文天祥的经历同屈原有极相似之处,秉赋过人,状元及第,临危受命,上下倚重。他的不幸不在于怀才不遇而在于生不逢时,到他受命秉国之际,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朝廷已无可为。眼看神州陆沉而束手无策,我们不难想象他的焦虑和痛苦。毕竟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大厦将倾非独木能支,当亡国的危机感日益迫近时,文天祥孤立无助、无奈且无力的感觉常激发为愤世嫉俗的悲哀。如果说身为朗州刺史的唐代诗人刘禹锡还能与民同乐,在水边搭个帐篷,自己充任竞渡的裁判长,那么到文天祥的时代,那锣鼓喧阗的赛龙舟就只能给诗人带来类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愤慨了。在文天祥《端午感兴》七绝中,屈原沉江的五月五日完全成了与主辱臣亡的家国之恨相联系的日子,那在刘禹锡诗中详细描写的赛龙舟也成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式的“儿戏”!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心境下,诗人们对同样的事件和现象会产生很不同的感觉,形成不同的判断。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首端午诗词都是与特定语境相关的一个独特文本。这在后代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点评】和刘禹锡一样,苏轼也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作者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最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作者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端午日怀古》

元·谢应芳

  五月五日追前贤,九歌九章鸣素弦。蛟人应泣鱼腹葬,龙伯合赠龟毛毡。招魂感旧痛梁坏,反骚媚新图瓦全。楚天尽处卧游去,舣舟酹月罗江边。

  【点评】长寿诗人谢应芳,通常只是作为思想史上著名的无神论者被少数学者知道。他自幼笃志好学,究心于宋儒性理之说,毕生致力于破除世俗迷信和宗教迷信,著有《辨惑编》、《思贤录》、《龟巢稿》等。这首端午日所写的怀古之作,表面看上去是追怀屈原,其实还有更丰富的现实内容。首联先用了两组巧合的数字引出五日和屈原的关系。《九歌》明明是《楚辞》的篇章,这里却利用了汉语的模糊性使之具有动词性质,平添一层文字趣味。颔联用神话中的角色来烘托屈原人格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颈联再次将《楚辞》篇名编织进去,用屈原和扬雄的故事痛陈直臣惨遭摧折、奸佞变节求荣的黑暗现实,或许隐喻着元明易代之际的某些人事,那不可扼制的强烈的批判倾向是很清楚的。最后作者表达了远离污浊的现实,归隐南方楚地的意向,并设想了一个舣舟汨罗江酹月吊屈的浪漫景象。或许只有到那个时刻,他才能在一片宁静中与伟大的前辈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归宿。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点评】明代济南出过两个有全国性影响的诗人,一个自然是名列“后七子”之首的李攀龙,另一个就是名列“前七子”中的边贡。边贡,字庭实,号华泉,才情极富,年甫弱冠便中进士,但因清正自守、不附权阉,仕宦不顺。及至嘉靖间累官南京户部尚书,又被劾酗酒废职,罢官归里。清代大诗人王士禛非常欣赏边贡诗,曾为编刻诗选,揄扬于世。这首《午日观竞渡》当然不算集中名作,但作端午节诗来读可备一格。

  首联先以比喻制造声势,再揭开谜底挑明龙舟,妙在言知却偏作“不知”,避免了造语的呆板。颔联“云旗”对“雷鼓”,云取实象,雷以拟声,字面上对仗极工而义有虚实之别。旗为实象,“猎猎”本当摹状而竟用象声的字;鼓既拟声,“嘈嘈”貌似拟声却并不贴切,实际是兼取渲染气氛的效果,而另用专门形容雷声的“殷”字(出《诗·殷其雷》)来传达鼓声的震撼力。像这些地方的修辞,造语之工,用意之微,足见其于唐贤心追手摹、精严不苟之意。相对而言,颔联写得比较随手,“终古在”、“至今留”取意重复,微有合掌之嫌。尾联回到观竞渡的人,以逸兴遄飞的达语作结。“不解”在此应作“不知”解,才与全诗的情调相一致。

《淡水河边吊屈原》

当代 余光中

  青史上你留下了一片洁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太息,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你不过流为先秦一说客!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子兰的衣冠已化做尘土,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听!急鼓!可爱的三闾大夫!滩滩的龙船在为你竞渡!我遥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我仿佛嗅到湘草的芬芳;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草,它依稀流着楚泽的寒凉。

  【点评】余光中是我们很熟悉的台湾诗人,他的《乡愁》一诗之脍炙人口,甚至为他赢得“乡愁诗人”的美名。与当代大陆诗人相比,余光中更显出强烈的民族感与传统感,身虽隅居于台湾岛,诗情却常常遨游于大陆,更写有许多古典题材的诗章。他喜欢歌咏那些伟大的先辈。《淡水河边吊屈原》的动人之处在于,盖自贾谊、司马迁以降被无数诗人凭吊追怀的汨水孤魂,如今竟在台湾岛的淡水河边被一位诗人凭吊!在作品的最后一节,我们分明可扪触到作者流淌着乡愁的脉动。我非常喜欢这四句的韵律,洋溢着余光中诗特有的音乐之美,出自诗人对现代汉语韵律的良好感觉。

  作为诗性的赞美,我当然也很欣赏余光中为屈原所作的辩护,但我还是想指出,司马迁固然未能理解屈原的耿介,余光中也未透彻宗族时代个人和宗族的一体化关系。屈原因与楚君同姓同宗,“国家”对他来说体现了这两个字最原始的含义,是他宗族血缘之本,是他祖茔宗庙所在。《礼记·曲礼下》载:“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一旦去国,他连祭祀这宗族社会最重要的责任和权利都将丧失,他的人生还有什么可凭附依托的呢?说到底,屈原与国家的一体化关系决不同于苏秦、张仪之辈,所以他也决不可能像苏、张那样挂别国相印。屈原的结局,可以视为一种坚守,同时也确实是一种无奈。后人在景仰其人格光辉的同时,或许也应该体察其难言的苦衷。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