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简称非源于“山”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79期18版“区域”文章之一。

  中学地理课本认为,安徽省简称为皖,是以“皖山”而得名,并且认为“皖山”现在的名称是“霍山”。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值得商榷。

  安徽省简称因“国”得名

  安徽省的简称不是以“山”得名,而是以“国”得名。周朝时期,在今天的安庆地区,以潜山县为中心,就曾封有一个小诸侯国,即皖国。由于这里是皖国的辖地,所以境内出现了许多与“皖”有关的名称,如皖山、皖河、皖江、皖口(皖河之出口)、皖城等。皖城,即今天的潜山县城。

  潜山县历史悠久,周朝时期,潜山是皖国的中心;汉至晋末,置为皖县;晋末至元初,属怀宁县;元朝始置为潜山县;汉至隋,潜山县城又是庐江郡的郡治所在。这里也是古皖文化(或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古皖文化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安庆市及所辖各县。

  自宋代安庆建城以来,安庆逐渐发展成为古皖大地乃至整个江淮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自然成为皖文化的中心。所以元代以后,安庆也被称为皖城。清康熙六年,安徽建省,省名是以当时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安庆和经济、商业比较繁荣的徽州两地名称为基础各取一字,合称安徽,省会为安庆。安庆属西周皖国故地,境内又有皖山、皖水、皖城,故安徽建省后简称为皖。

  皖山不等于霍山

  皖山,是今天的天柱山。因“皖”、“万”近音,当地人都称此山为“万山”。既然皖山就是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万山),那么,地理课本为何又将皖山说成霍山呢?究其因,恐怕是受了《史记》和《尔雅》中有关记载的影响。

  《史记·封禅书》中说:“其明年冬(即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汉武帝将岳神从衡山移至天柱山,封为南岳,后隋文帝又改回到衡山。因此,天柱山称为古南岳。

  《尔雅·释山》载“霍山为南岳”,晋代郭璞加注曰:“(霍山)即天柱山,灊水所出也”。灊即潜,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霍山县,霍山县在春秋时为灊国(或叫潜国),汉元封年间设置为潜县,隋朝改为霍山县。因为《史记》中说“灊之天柱山”,《尔雅》中又说,“霍山为南岳”。郭璞又进一步注明,霍山即天柱山。于是,人们认为被汉武帝封为南岳的天柱山就在古潜国,即今天的霍山县,而且认为天柱山叫霍山。又因皖山自古叫天柱山,而且皖山在皖潜边界附近,其山脉又延伸到潜国(霍山县)境内,所以人们又认为皖山就是霍山,并且推断霍山、天柱山、皖山、古南岳是一山四名。地理课本的编写者还认为,皖山是古称,霍山是今名。

  以上推断似乎有理有据。其实是一种误解,而且混淆了概念,与实际情况不符。

  皖山与霍山是两个概念

  古代潜国(今霍山县)与南面的皖国(今潜山县)相邻,大致以皖山(即天柱山)为界,皖山与古潜国境内诸山山脉相连,均属大别山主脉,而且皖山山脉延伸到潜国(霍山县)境内的部分,又被称作霍山。皖潜之界犬牙交错,在古代划分并不十分明确,皖山西北部就是潜国(汉以后叫潜县)的范围,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灊之天柱山”,其实是潜皖边界的皖山。

  再者,从郭璞的《尔雅》注释中可以获得这个天柱山的位置,郭璞注中说,“潜水所出也”,即天柱山是潜水的所出之地。潜水在哪里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讲得很清楚,“今名前河,源出安徽潜山县西北天堂山相近之罗源山,曰罗源涧,东南流经县城北,又东合皖水,皖潜同流,故皖水亦有潜水之名”。潜水从天柱山西侧流经潜山县境,进入怀宁县界称为皖河,皖河从安庆市西侧的古镇皖口流入长江。这清楚地说明了天柱山的位置就在潜山县的西北。

  此外,根据汉武帝南巡的路线,也可佐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皖山)被封为古南岳的可能性。当年汉武帝自江陵乘船东下,至皖地上岸,登礼名山、举行封禅,皖山是江北名山,突兀于沿江平原,峻峭挺拔,距离长江岸边仅几十公里,而古潜国(今霍山县)距长江岸边有一二百公里,且崇山峻岭,交通极不方便,汉武帝不可能舍近处名山,而远涉崇山峻岭,去册封一座不太出名的山为南岳。而且在今天的天柱山风景区,汉武帝封禅的祭台遗址尚存,被称为拜岳台。汉武帝封禅之后,又继续向东,于枞阳登岸北去。汉武帝所经之地有江陵、浔阳、天柱山、枞阳,它们皆在沿江一带。因此,汉武帝所封之南岳,就是离江边不远的皖山(天柱山),这是既合情又合理的事情。

  或许有人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不是说皖山入霍山县界为霍山吗?看来,皖山与霍山还是有关系的。其实,这恰恰说明了皖山与霍山的区别,因为该辞典明确指出,皖山进入霍山县界的那部分叫霍山,而不是说整个皖山都叫霍山。

  此外,今天的霍山县中部的确有座名叫南岳的山,又名小四望山。据当地传说,它就是汉武帝登临之山。很多人确信,这座山就是《史记》和《尔雅》等古书中所说的天柱山,即霍山,也就是汉武帝所封的古南岳,但从未有出现过此山又叫皖山的说法。这座小四望山是不是真正的古南岳,尚待考证,但从另一方面说明:在当地居民的心目中,皖山与霍山是两个概念,没有混为一谈。

  “皖山现名霍山”的说法有待商榷

  自从隋朝设置霍山县以后,“霍山”一词基本上成了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霍山县境内各山均有具体的名称,但没有一座山叫霍山。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部,境内群山耸立。1936年在霍山县与潜山县之间增设了一个岳西县,从此,潜、霍两县互不相邻,霍山县城与潜山县的天柱山(皖山)相距一百多公里。因此,两地的名称及其含义应该是容易界定清楚的,而且在隋朝以后,不但皖山与霍山没有关系,就连皖山延伸到霍山县的那部分也不叫霍山了,所以说“皖山现名霍山”的说法有待商榷。

  造成皖、霍、天柱、古南岳诸概念混淆的原因是,古潜国后来改名为霍山县,而皖国后来又恰好改为潜山县。皖山也叫天柱山,而《史记》中说,被汉武帝封为南岳的是“潜之天柱山”,《尔雅》进一步说“霍山为南岳”,既然南岳是霍山,而郭璞又说“潜水所出也”,而潜水又不在霍山境内。从这些情况看,古人并没有实地考察,各地的位置和名称也没有完全弄清楚。

  退一步说,即使被汉武帝封为南岳的天柱山确实在古潜国(即今天的霍山县),也就是说,潜山境内的天柱山(万山)即使不享有古南岳之称,并且假设它在古代也不叫天柱山,那也不影响它的“皖山”之名。把皖山说成霍山也站不住脚,因为《史记》中只是说汉武帝封潜国之天柱山为南岳。《尔雅》也只是说,霍山为南岳,都没有提到皖山。皖山早在周朝时期就因皖国而得名,安徽省的简称即使是因山而得名,那么,这个“皖山”也非(潜山县)天柱山莫属。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徐义强 单位: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Comments are closed.